万家热线互动营销

说明文字

资讯动态

行业资讯

万家快报

您的位置:互动营销 > 资讯动态 > 行业资讯 >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幕拉开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幕拉开

    清晨,被手机铃声唤醒,起床,去洗手间时用手机浏览新闻。

  上班,地铁里,公车上,举着手机或平板电脑查邮件。

  中午,和朋友聚餐,到了餐馆,寒暄之后就是用手机“签到”;上了菜,第一件事不是动筷子,而是掏出手机拍下照片,上传微博。

  下班路上,选择“愤怒的小鸟”陪伴。

  晚上,睡觉前,还要用手机上个微博,或是浏览购物网站。

  ……

  这样的一天,与你现在的生活是否有重合之处?

  不知不觉间,各种移动智能终端陪伴我们的时间越来越长,并在潜移默化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1 像正午12点的太阳一样火热

  生活方式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产业的变革。

  中国移动董事长王建宙判断,在固定电报电话、移动语音和台式机互联网之后,中国已经迎来了移动互联网的全新时代。

  这从手机网民的成长速度就可见一斑——2009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2.33亿,2010年底增至3.03亿,而到今年6月底,这一数字已跃升为3.18亿,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达65.5%。

  来自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08.3亿元,同比增长154.6%,环比增长38.9%。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爆发之势初显。

  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则预测,到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或将超过电脑网民。正因如此,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行业热点。

  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新浪等桌面互联网时代的巨头都已纷纷迈出了“移动”步伐,不断推出移动产品。

  三大通讯运营商均已投入重金积极部署移动互联网业务,构建起平台级的产品和运营基地,并在移动即时通讯、手机游戏等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中国移动的终端有限公司也已正式揭牌。

  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创业门槛的降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潮正在兴起,并成资本关注的热点。

  “移动互联网领域正在重现当年桌面互联网的创业热潮。”火种创始人兼CEO刘子扬说。成立于3年前的火种,是一家致力于移动的SNS公司,走过了艰难岁月,如今已积累超过300万的用户,每天2000—5000人下载使用。

  UC优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永福用“密集”和“火热”来概括目前的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在他看来,现在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看起来就像是正午12点的太阳一样火热。

  据不完全估算,现在,国内仅移动第三方开发领域的开发者就已有50-80万人。

  清科集团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整个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风险投资额只有5000万元人民币,2010年已达到2亿元,今年会突破3亿元,明年还会更高。其首席执行官倪正东判断,目前全国风投的重点已经从电子商务转向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中发展最快、竞争最激烈、创新最活跃的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发布的《移动互联网白皮书》如是判断。

  不过,这一切还只是开始。“我们身处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开端。”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说。

  李开复分析,2011年11月中国智能移动设备用户数量为5000万,相当于2002年的互联网(symbian时代的移动互联网未计入)。不过,2002年的桌面互联网用户多是互联网新手,没有支付习惯;而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大多是互联网老手,支付习惯较好,更具价值。

  两相比较,当下的情况,更有利于产业的进一步成长。“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扩散速度是桌面互联网的3倍。”李开复预计。

  2 “移动”的“漫延”力量

  李开复用“漫延”形容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它所带来的,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对产业链的全面重构,通信、IT制造、软件,出版、卡通……都在因之而改变。

  “移动互联网让互联网进入新的产业周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副主任许志远表示,它催生出了新的产业形态、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

  最直观的是接入终端形态的变化。在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超过个人电脑。如今,互联网业务及信息也正逐步从以个人电脑为中心向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中心转变。

  与此相伴随的,是互联网业务的发展重心、用户消费方式和业务组织模式的重要变化。以应用程序为中心的应用商店模式改变了用户使用、购买互联网服务的方式。数据显示,不到3年时间里,苹果AppStore的程序下载量达140亿,通过iTunesStore已售出了150亿首歌曲,成为全球最大的音乐零售商;iBookstore已下载1.3亿本电子书,所有的主要出版商均已加盟。

  更广阔的意义在于,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及工作的方式。

  每天早上醒来,有33%的人首先打开手机,看新闻;晚上睡觉前,有62%的人抱着手机。平均每天上手机7.87次,手机上网的人中,平均每人每天接触156分钟。“最早接触,最晚离开,接触最频繁。”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德寰教授看来,这所显示的,正是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的生活意义。“移动互联是生活的伴侣,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他说。“手机是唯一带体温的媒体。”

  生活意义的背后是商业价值和产业机会。“在移动互联时代,‘垃圾时间’的概念已经过时,等人、公交上、上洗手间……都是黄金时间。”

  刘德寰介绍的一个案例颇具启发意义。电子商务网站乐淘网发现全天第一订单高峰期是早晨6∶00-7∶30,最晚订单高峰期则是夜里1-2点——前者是早上起床上洗手间的时间,后者睡觉前。为此,乐淘把上班时间调到早上5∶30。

  不只是乐淘。艾瑞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国手机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37.7亿元,比增长508.1%。手机阅读、手机广告等领域都呈增长态势。

  内容也在变化。制作和发布内容的成本变得日益低廉,差异化程度高的UGC内容将成为移动终端的主流。以微博为例,2010年底到2011年6月底,中国的微博用户从约6311万用户跃升到1.95亿,增长率为208.9%。更值得关注的,6311万用户里只有15.5%的微博是在手机端发的,但到今年6月,近2亿用户有34%的微博是在手机上发的。

  此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大大加快整个社会、特别是边远乡村的信息化进程。对于东西部地区和城乡间尚存在较大数字鸿沟的我国而言,这尤为重要。数据显示,二线用户的增速已高于一线城市,西藏、安徽、云南等11个省份季度增长额超过150%,远超北上广深。“二三线城市的用户将是下一波主力军。”李开复如是预测。

  3 国内开发者第一次有全球运营的机会

  当然,不只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已是全球性趋势。纵观今年全球IT领域的一系列大事,“移动互联”已成为最闪耀的关键词:

  2月,微软与诺基亚达成战略合作;5月,微软推出了代号为芒果(Mango)的升级版Windows Phone系统预览版;8月,苹果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同月,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据易观国际预测,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在未来3年内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

  从全球看,苹果、谷歌和微软三大阵营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基本形成,“操作系统+硬件终端+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竞争规则已初步明晰。相较之下,虽然部分中国本土企业也在向着这个目标迈进,但迄今并无一家公司能与之抗衡,更遑论向全球提供标准、制定游戏规则或设置议程了。失去了这样的战略高地,也自然无法掌握新兴产业演进话语权。

  当下,我国移动互联网总体上仍然处于产业的初步形成阶段,产业形态、格局还不是非常清晰。

  产品同质化和抄袭依然突出。“一个创新的生态与环境下,有些开发者还在抄袭、复制、山寨。”触控科技首席执行官陈昊芝感慨。百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李森对此深有感触——他们开发的手机浏览器“海豚”今年6月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他们引以为傲的手势功能,10月就被国内一家大企业抄袭。

  此外,巨头垄断式挖人、挖渠道等行为,盗版及非法下载,黑卡泛滥和坏账率高涨,病毒、恶意商业广告传播等,都让人头疼。

  不过,在看到问题的同时,相关专家也表示,我国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态势是不可逆转的,且仍存在着相当好的机遇——由于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产业规则尚未最终形成,国际格局仍然在不断变幻,我国仍存在创新突破的巨大空间和时间窗口。

  “与互联网时代不同,移动互联网时代开启了全球市场与运营的大门。因为平台的统一、海外支付和用户体系的健全,国内开发者第一次有全球运营的机会与产品发行的空间。”陈昊芝说,这是弥足珍贵的机会。

  “我们的技术在成长。”街旁网的联合创始人杨远骋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刚开始时,我们技术上遇到的问题是Foursquare(美国的LBS公司)几年前已经遇到了的,而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也多是正在困扰他们的,技术上已开始同步。”

  许志远则建议,我国应着力于三大方面的布局:一是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产业体系;二是推动新形势下的产业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终端整机制造等;三是系统应对移动互联网的监管和安全挑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